易水砚; 砚台;
易水砚是中国的古砚之一,素有“南端北易”之称。易水砚产于古易州(既河北易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与易县有关。据说当时清朝皇帝雍正因清东陵墓渗水,选择易县作为皇陵,死后埋在这里。其子乾隆每年都要在这里祭奠,易水砚被当地官员推荐给了乾拢乾隆爱不释手,当即让当地雕刻50方易砚奖赏亲近大臣,将易砚列为贡品。 易水砚是用一种色泽柔和的紫青色水成岩所制做。其石质地细腻,柔刚适中,发墨快。不伤毫,墨汁流润而不易干。具备发墨,储墨,润笔,励毫的特性。易水砚做工精细。造型古朴,豪华典雅,古色古香。不但是文房四宝之一,又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历代鉴赏家均盛赞易水砚:质之坚润,琢之圆滑,色之光彩,声之清泠,体之厚重,藏之完整,为砚中。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工艺,雕刻古朴,为世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名砚。 “易水古砚”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这种石料是色彩柔和的天蓝色水成岩,有的还天然地点缀着碧绿色或淡黄色的斑纹。石面光泽,细润如玉,质刚而柔,是制砚的佳石料。这里的老艺人,继承传..【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