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园林设计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特理解。在中式园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设计师们通过精心打造每一处景观,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中式园林设计以其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尽显东方园林之美。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式园林设计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式景观设计的与时俱进,既要接纳传统古典文化的内涵,也要融合现代文化元素,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对于古人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所尊崇“大乐与天地同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园林艺术中表现为将园林体系内部诸矛盾因素以整体系统的方式,建立起和谐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平衡关系,同时注重水景和山石的建造,以体现主人高尚、优雅的情趣。道家学说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经过千锤百炼成为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原则。佛家“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小中见大的思想对于园林造景手法的发展更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些传统文化流派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
中式园林的设计效果追求“虽有人作,宛自天开",讲究的是。中国南北方由于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使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审美习惯,因此南方和北方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各有千秋。南方由于气候温和,水量充沛,园林大多依水而建,以水为核心,以花草奇石为主要景观,整体结构偏小,风格婉约、细腻。由于北方降水量相对南方较少,气候也相对干燥,北方的园林设计多以河湖山川为主景观,强调自然山水,人造景观较少,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堆山、理水、植物和建筑四大部分,中式园林设计采用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运用现代的景观元素,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构图方式以曲线为主,讲究曲径通幽,遵循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以木质的亭台、廊、月洞门、花格窗等形式将园林整体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形状,起到分割视线的作用,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实现整个空间内部的对比、主从、藏露、疏密、起伏、层次与渗透等变化,在有限的空间内让人体会到咫尺千里的自然意境。同时注重细节设计,从大门的垂花门到隔扇窗的窗格与裙板,无一处不、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