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分为三次张拉:初次张拉、二次张拉和整体张拉。初次张拉按照对称张拉工艺进行,采用穿心前卡式千斤顶,上下左右顺序对称张拉预应力筋,张拉至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30%,持荷2min。二次张拉在箍筋放置完毕后,合模前,再次对称单根张拉预应力筋至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40%,持荷2min,以每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平衡。整体张拉,调直钢模完毕后,检查整体张拉千斤顶及油泵是否正常运行,张拉值及应变值显示是否正常。
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其一般采用先张法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采用先张法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其在混凝土构件制造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钢筋两端进行牵拉以提高构件性能。该方法生产钢筋混凝土板桩其纵向钢筋的的两端端部裸露在混凝土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外,需要后续进行切断裸露部分,切断后需要打磨。
U形板桩作为一种新型挡土护坡材料,是一种抗弯、抗剪性能优良的预制混凝土围护桩型,具有良好的挡土护坡和止水功能。U形板桩用于公路、铁路路基护坡、河道护岸、桥梁涵洞挡土承重、城市建筑基坑围护、港口码头护岸等工程领域。
防渗性能,适用多水环境 锁口密闭性:U 型板桩两侧的连续锁口(如 “阴阳榫” 结构)拼接后形成天然防渗屏障,配合黄油、橡胶止水条等辅助材料,可实现低渗透性(渗透系数≤10⁻⁷ cm/s),优于直线型板桩(需额外设置防渗膜)。 场景适配性:水利工程(河道护岸、围堰)、地下水位高的基坑中,U 型板桩可直接替代 “板桩 + 防渗墙” 的复合结构,减少施工工序(工期缩短 20%~30%)。
港口与海洋工程 码头岸壁:U 型钢板桩可承受船舶撞击力(通过增加壁厚至 12~16mm),如集装箱码头岸壁常用 Z 型与 U 型板桩组合结构,兼顾强度与经济性。 防波堤:在滨海区域,U 型板桩可抵御波浪冲击,配合抛石护脚增强稳定性(如某人工岛防波堤工程)。
U 型板桩是一种截面呈 “U” 形的围护结构材料,主要由钢材(热轧钢板桩)或混凝土预制而成,通过锁口(互嵌式接头)连接形成连续的挡墙或支护结构。其核心结构特点包括: 截面设计:U 型凹槽赋予结构高抗弯刚度,相同材料用量下,抗弯性能比直线型板桩提升 30%~50%,且凹槽可形成排水通道或防渗腔体。 锁口系统:板桩两侧边缘设有连续锁口(如 “阴阳榫” 结构),拼接后形成密闭或半密闭墙体,兼具挡土与防渗功能(配合止水材料可实现低渗透性)。 材料分类: 热轧钢板桩:强度高(抗拉强度≥345MPa)、韧性好,适用于深基坑、高荷载场景(如拉森 IV 型、SP-IV 型)。 预制混凝土 U 型板桩:耐久性强(抗渗等级≥P8)、成本低,适合水利、生态护岸等对防腐要求高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