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与交通工程 道路拓宽 / 管线开挖:城市道路两侧拓宽时,用 U 型钢板桩临时围护既有路基,防止土方坍塌;地下管线(污水管、电缆沟)开挖时,可作为侧向支撑,避免影响路面交通。 临时隔离与围挡:大型工地、应急抢险现场(如洪涝灾害),U 型板桩可快速拼接成隔离墙,高度 3~5m,兼具挡水和安全防护功能(抗风等级可达 8 级)。
水利与防洪工程 临时围堰:水利枢纽施工中,用 U 型钢板桩快速搭建封闭围堰(如桥墩基础施工时挡水),锁口防渗可减少围堰内抽水工作量,且拆除后可重复使用。 河道护岸与堤防:在冲刷严重的河岸或堤防加固中,U 型混凝土板桩(C50 以上强度)可垂直插入河床,顶部浇筑压顶梁,形成性抗冲刷屏障(寿命 50 年以上)。
经济性与复用性强 钢板桩可重复使用:热轧 U 型钢板桩(如拉森系列)寿命达 20~30 年,可重复使用 5~10 次,单次使用成本仅为混凝土板桩的 60%~70%。 混凝土 U 型桩成本低:预制混凝土 U 型板桩材料(水泥、砂石)易得,单价仅为钢板桩的 30%~40%,适合性低荷载场景(如农田灌溉渠道护岸)。
U 型板桩拔除是 “逆向施工” 过程,需以 “保护周边环境 + 控制土体扰动” 为核心,从前期的阻力计算到后期的桩孔回填,每个环节均需结合地质条件、桩体材料和周边环境制定专项方案。尤其在软土、邻近建筑等敏感场景中,需通过动态监测(沉降、位移、水位)和工艺优化(静态拔除、同步注浆)将施工影响降至低,终实现安全拔除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施工前的勘察与准备要点 地质条件评估 需明确土层类型(如软土、砂土、黏土或岩层)及地下水分布,避免在卵石层或强风化岩层强行打桩(易导致桩体变形或断裂)。 案例:在上海软土地基施工时,需提前采用预钻孔工艺(孔径比桩径大 50mm),减少沉桩阻力。 桩型与规格选型 根据荷载需求选择截面型号: 深基坑(>8m)选用拉森 IV 型或 V 型钢板桩(截面模量≥1800cm³/m); 河道护岸可采用混凝土 U 型桩(桩长 6~10m,壁厚 150~200mm)。 测量放线与定位控制 采用全站仪定位桩位,偏差控制在 ±30mm 内;轴线直线度误差≤1/1000,避免因桩位偏移导致锁口无法拼接。
由于U型板桩结构受力性良好,致使其在堤坝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对施工工艺要求不高,即没有过于严苛的建设要求、设计要求。若施工中使用普通板桩,那么一旦对工艺控制不合理,无法满足施工需求,极易损伤桩体,影响施工质量。但是由于U型板桩预应力管桩,对堤坝的建设工艺要求相对不高,容易建设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