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板桩的混凝土采用的是C60高强度混凝土。采用工厂化生产、科学配方,添加聚羧酸减水剂及粉煤灰,搅拌均匀,混凝土在浇灌后均匀快速的凝固,提高桩产品的质量。
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混凝土强度低不小于C60,混凝土强度高,桩身的抗弯、抗剪性能,加之在桩与桩的对接的方式采用了阴阳榫加设橡胶止水条,紧密结合的方式,比较方便,所以U型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施工周期较短。
目前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其一般采用先张法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以及避免钢筋混凝土构件过早出现裂缝,采用先张法的钢筋混凝土板桩,其在混凝土构件制造过程中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钢筋两端进行牵拉以提高构件性能。该方法生产钢筋混凝土板桩其纵向钢筋的的两端端部裸露在混凝土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外,需要后续进行切断裸露部分,切断后需要打磨。
选型与注意事项 材料选择: 海水环境或高腐蚀场地选用混凝土 U 型桩或防腐涂层钢板桩(如锌铝合金镀层)。 临时工程(如临时围堰)使用可回收钢板桩,降低成本。 设计要点: 验算桩体入土深度(需满足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1.3)及锁口抗剪强度。 软土地基需考虑土体固结沉降对桩体的影响,可增设深层搅拌桩加固地基。
力学性能均衡,抗弯 截面设计优势:U 型凹槽形成的闭合截面惯性矩大(相同材料用量下,抗弯刚度比直线型板桩高 30%~50%),在挡土、抗倾覆场景中表现更优。例如,拉森 IV 型 U 型钢板桩的截面惯性矩约为同重量直线型板桩的 1.5 倍,适合中等深度基坑(5~15m)的侧向土压力抵抗。 材料利用率高:相比 H 型板桩(开放截面),U 型的 “凹槽” 结构在相同重量下提供更高的抗弯承载力,降低单位长度材料消耗(成本节省 10%~20%)。
施工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 打桩前准备 地质勘察:明确土层分布(软土、砂土、岩层),软土地基需预钻孔或设置排水板,减少挤土效应; 导向架设置:用 H 型钢或钢管搭设导向架,确保板桩垂直度(偏差≤1/200),避免锁口错位。 沉桩工艺 钢板桩:采用高频液压振动锤(频率 100~200Hz),软土地基用 “跳打法”(间隔 1~2 根桩)减少土体隆起;硬土层可配合水冲法(水压 0.8~1.2MPa)辅助沉桩。 混凝土 U 型桩:用静压法(压力≤3000kN),避免振动导致桩体开裂,接头处涂抹环氧树脂增强密封性。 锁口处理 沉桩前在锁口内涂抹黄油与膨润土混合物(比例 1:1),增强润滑与防渗; 若锁口间隙>5mm,插入橡胶止水条或镀锌铁片,防止地下水渗漏(基坑施工中漏水可能引发管涌)。 拔除与回收 钢板桩拔除需用拔桩机,配合振动减阻(拔桩阻力大时可注入高压水松动土体); 回收后检查锁口变形(偏差>5mm 需修复),钢板桩除锈后涂刷防腐漆(如环氧煤沥青),延长复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