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一端接在地面电源上,经过电缆滑车、牵引钢丝绳引入控制箱,再给平车上YZ电机提供电力,来拖动平车运行。但运行距离不能太长,一般不能超过50m,太长容易缠绕电缆。
由于起动时流经轨道的起动电流非常大(达1000A),此时轨道末端有很大的电压降,造成单相电容电机起动困难,故单相KPD平车大载重吨位为50吨,载重50吨以上时采用三相36V低压轨道供电,YZ起重冶金用电机。
平车主要用于运送钢材、木材、汽车、机械设备等体积或重量较大的货物,也可借助集装箱运送其他货物。平车还能适应需要,装载各种装备。装有活动墙板的平车也可用来装运矿石、沙土、石渣等散粒货物。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多种平车,从结构上来分,主要有平板式和带活动墙板式两种,车型主要有N12、N60、N16和N17等多种,载重量为60t。
今后将继续开发平车-集装箱两用车,逐步淘汰单一用途平车,优化既有平车-集装箱两用车结构,增大车辆地板面积,降低车辆自重系数,使载重量达到65t。研究运行速度提高后,侧向力对集装箱及车辆运行安全的影响。研究自动锁定锁头、竹木复合地板在平车上的应用。
国内平车数量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我国铁路平车约为5万多辆,占货车总数的6.5%,主要有早期研制的载重60t级N16型和N17型通用平车及NX17A型和NX17B型共用平车,2005年后研制了载重70t级NX70型共用平车,2009年研制了新型的70t级NX70A, X70型平车。
在国外,集装箱平车设计制造起步较早,车型品种发展较快,保有数量也较多,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普通集装箱平车一关节式集装箱平车一两层集装箱平车一公铁两用平车一驮背货物运输平车,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发了2x20ft平车,随后还开发了3X20ft,4x20ft等平车,到了上世纪的70年代,为充分利用车辆的轴重,还开发了关节式平车,而到了80年代,为充分利用铁路现有限界,创新研制开发出可运输两层集装箱的平车,为实现铁路货物的“门到门”运输,美国、法国等国家相继开发了驮背货物运输平车和公铁两用平车,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德国于20世纪90年代研制开发出160km/h的高速集装箱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