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电镀废水时,除铜剂的配置需结合废水特性、处理目标及药剂类型,通常需调节pH值、确定投加量,并可能配合其他药剂使用,具体如下:
pH值调节:
除铜剂的效果往往与废水的pH值密切相关。例如,有的除铜剂建议在碱性条件下使用,如pH值范围为7 - 12,在pH为10时处理效果较好。因此,在添加除铜剂前,可能需要先调节废水的pH值至适宜范围。
可使用酸或碱等来调节pH值。
投加量确定:
除铜剂的添加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废水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添加量会受到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废水pH值、温度以及除铜剂的种类和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有的除铜剂投加总量为铜含量的7 - 10倍;有的电镀厂在投加艾克重捕剂600PPM(每吨废水投加0.6kg的重捕剂)时,就可以将铜离子控制在0.5mg/L以下;还有的案例中,要使出水铜离子浓度从2mg/L左右降到0.5mg/L以下,药剂多投加100ppm就很足够了。
可通过实验或参考相关经验数据来确定合适的添加量,并根据处理效果动态调整。
配合其他药剂使用: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配合其他药剂使用,以提高处理效果。例如,在加入除铜剂搅拌反应后,可投加少量的聚合氯化铝(PAC)和少量的聚丙烯酰胺(PAM),搅拌反应一段时间,以促进沉淀的形成和分离。
建议除铜剂投加量为5 - 10%,PAC为5 - 10%,PAM为0.1 -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