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岩土工程的认识?
研究对象:岩石和土体,这里包括一些交叉学科,比如土工合成材料等。
研究目的:解决工程上遇到的地质问题,服务对象是工程,这点区别于地质工程。主要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咨询和岩土工程检测等。
研究手段:土力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等一切可用学科。
“环境地质”一词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文献中。那时这些工业发达国家,已感到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开始把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城市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列为环境地质研究的范畴。1982年再版的Michael Allaly主编的《环境辞典》中,将环境地质一词定义为:应用地质数据和原理,解决人类占有或活动造成的问题(如矿物的采取、腐败物容器的建造、地表侵蚀等的地质评价)。
环境地质还可这样理解: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环境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石类型、地下水、土壤类型、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等。
这些条件对于地表、地下和大气环境的形成和演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决定了地表水的流向和分布,岩石类型和土壤类型影响了植被和土地利用的选择,地下水和大气环境的质量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灾害如地震、山洪、滑坡等也是环境地质条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岩石和土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都是通过试验测定。在室内试验中,原状试样的代表性、取样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扰动以及初始应力的释放,试验边界条件与地基中实际情况不同等客观原因所带来的误差,使室内试验结果与地基中岩土实际性状发生差异。在原位试验中,现场测点的代表性、埋设测试元件时对岩土体的扰动,以及测试方法的可靠性等所带来的误差也难以估计。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了江苏省区域1:20万及1:5万水文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勘探研究; 进入八十年代,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率入工程勘察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先后承接完成了万余工程勘察项目,其中国家或特大型工程数百项,以优良的质量与良好的信誉得到了委托方的好评,并赢得了同行的尊敬。
自八十年代以来,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靠品牌闯市场,靠信誉求生存、图发展,在企业品牌、企业信誉、企业形象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我院始终保持市场的地位,是原地质矿产部“功勋单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引进全面质量管理(TQC)理念,成立TQC小组,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控制。1997年初,我院开始引进学习ISO9000:1994标准,全面策划文件化的质量体系,系统地建立了质量体系文件,经过全员的培训和宣贯,于1998年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获得英国皇冠UKAS证书;2003年依据GB/T1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重新组织策划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升级质量体系文件,2006年3月在原版基础上进一步修订,2009年4月依据GB/T19001-2008版要求发布C版质量体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