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环保产业如何谋发展
来源:广东敏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报告大厅 VOC资讯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不断加强,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空间迅速释放,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去年全国绿色产业的营业收入约为1.7800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同比增长11.3%。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要高。10月13日全国商工会议所在成都举行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峰会”上,韩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张国泰表示。
目前“双循环”已成为热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推进”的“双循环”结构将给环保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和挑战?会议期间环境保护行业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
环境管理取得显著进展。
全国商工会议所会长赵立表示,绿色发展成为了促进国内“双循环”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深度结合,深化供应商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结构转换的绿色发展。
在“双循环”的新格局中,防止污染攻防战和“战胜天空的三年作战计划”会发表什么样的成绩呢?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与4、5年前相比,北方城市的秋季、冬季烟雾弥漫的天气正在逐渐减少。2019年,地区的微尘PM 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4.9%,中污染天数减少39.0%。
在技术方面,中国环保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长国泰指出,目前煤炭锅炉、工业炉、电吸尘器、袋装式吸尘器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第三方管理、环境服务、环境融资等形式迅速发展。发展起来,“互联网+模式”、“生态环境地图”的发展模式在环境管理领域获得创新和应用。
与此同时,环境保护企业也摆脱了黑暗的视角。在华信供应经济研究院院长、财务部财务部院长加强投资融资方面,以政策性的金融方式解决环保企业的资金问题,起到了“四两千斤”的作用。
今年以来,中央纷纷发出投资信号,地方出台各种政策,环境保护企业的业绩不断好转。今年以来环境产业的融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上市的环保企业有10多家,股票融资逐渐开放,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近80%的上市环保企业实现进口增长,70%以上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正在增加。
智能环保和新基础设施
江西水务一起建设水务产业云平台,腾讯云与广东水务合作打造智能水务生态系统。华为以4亿45万元的智能商务中标,与深圳水务、深圳移动合作,打造了5g的智能水务净化工厂。深入参与城市数字化改革,中国移动招标有2400万环境监测项目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等。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环保企业自发地拥抱科技,并研究了扩大智能环保等新兴基础产业频率的方法。开展环境监测网络集成研究,开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环保车、环保机器人,研发危险废物智能监控系统,参与海绵城市和非垃圾城市建设,准确实施垃圾分类,帮助国家管理小微水资源和流域
“十四五”备受关注。尽管如此,环保产业仍需清除很多“硬骨头”。以大气环境管理为例,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这可能是空气质量改善的一个松散或停止的过程。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目前使用的年平均颗粒物”。2.5浓度标准是世卫组织空气质量标准中低的阶段。现行空气质量标准与世卫组织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臭氧浓度不会再次上升。PM2.5的比例仅次于优良天数。“十四五”期间,要把大气、环境、气候等问题与碳减排结合起来,实现空气质量标准提高15%的目标。
“十四五”期间,环保产业将如何在“双循环”结构中发挥作用?据张国泰介绍,生态环境部继续筛选发布各领域国家污染防治技术目录,迅速建立现代环境管理体系,扩大资金投入,拓展环保产业市场,扩大优惠支持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价格、金融、贸易等政策,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士进主张,环保产业的发展要以内循环为主,对外循环也要再推进一次。”为应对外部挑战,调整国内周期,“重要的是提高内需比重,抵御核心技术和重要产业链的替代性和冲击韧性。”
“双循环”不仅是扩大内需,更是中国经济向绿色转型,调整整体结构。在这种背景下,环保产业必将朝着绿色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广东敏义整理发布
标签:双循环,中国经济,垃圾分类责任编辑:李先生